白帝城托孤,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三国中,白帝城托孤,白帝是谁?
历史上一些神秘巧合,冥冥之中,说不清楚的。
刘邦斩白蛇而起,一刀两断,一分为二。白蛇是白帝的儿子。
白蛇缘起之王莽,中断四百年大汉王朝,同样一刀两断,一分为二。
刘备夷陵之战大败,白帝城托孤,大汉最后一支余脉,几十年后完全覆灭。
白帝是公孙述,“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这是杜甫的诗《阁夜》中的一句,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公孙述割据蜀地称王,后又称帝,“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公孙述崇尚白色,自称白帝,白帝城由此得名。
刘备白帝城托孤,预示着刘备建立的蜀汉***也和公孙述建立的蜀地地方***一样,偏安一隅,最终会覆灭,不能实现刘备集团统一全国兴复汉室的壮志理想,诸葛亮空有旷世奇才,只能空叹奈何。
蜀地虽然险峻富庶,如果不像刘邦那样快速走出去,占据关中,很可能就会受困在此地,斗志和锐气会慢慢消磨殆尽,只能偏安一隅,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西汉末年的公孙述、东汉末年的刘备、西晋末年的李雄、明朝末年的张献忠,都在蜀地称帝或称王,却只是割据一地的军阀,不能长久,几年或者几十年,终被灭亡。因此蜀地险峻是一把双刃剑,外部难攻进来,内部也难攻出去,又加生活富足会消磨斗志,困守一隅实力会渐渐衰弱与中原地区拉开距离,中原越来越强,蜀地越来越弱,灭亡会很快到来啊。因此诸葛亮才会六出祁山拼死北伐,希望能与命运抗争,可惜天不***年,将星早早陨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啊可惜。
白帝城里的白帝指的是东汉末年割据蜀地一方、称雄乱世的公孙述,他因发现城中一口井中冒出一丝白气如一条白龙升空而起,他认为是吉兆于是以此为借口,正式登基称帝、改蜀郡为白帝城,自号白帝。所以白帝就是东汉末群雄之一的公孙述。
谢谢邀请!三国中,白帝城托孤,白帝是谁?应当是公孙述。长江的瞿塘峡有座白帝山,山上有座城,叫白帝城。西汉末年,王莽称帝,天下乱了,巴蜀郡守公孙述也想混水摸鱼,趁机称帝。公孙述是个相信灵验的人,他在山上筑城,取名子阳城,城中又一口古井,常年冒着白气,犹如白龙,他想起,刘邦斩白蛇,白蛇自称是白帝之子,西汉结束要把皇位还给他,公孙述认为现在是应验的时候了,这是上天给他的暗示。于是把子阳城改为白帝城,自称白帝。这就是白帝城和白帝的由来。公孙述公元25年称帝,公元36年被刘秀所灭,做了12年皇帝。
公孙述
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蜀地,因城中的一口井冒白气,像白龙,公孙述自认其为吉兆,故以此为借口建国称帝,自号白帝,将都城改名白帝城。(“公孙述名之为白帝,取其王色”《水经注》)
白帝城托孤原文?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白帝城向年轻的蜀汉皇帝刘禅托付国事的历史***。关于这一***的原文,只见于《三国演义》这部***中。以下是《三国演义》中关于白帝城托孤的原文:
诸葛亮曰:“臣敢以死实陈之。陛下自幼登基,仁爱宽厚,待臣以礼,信任有加。臣感荷圣恩,无以为报。今陛下亲征,臣愿为前驱,生死无悔。但恐陛下年轻,未谙世事,恐有狂夫之徒,乘间窃发,故臣敢托孤之重,请陛下赐臣以专征之权,臣誓死不负陛下。”
刘禅曰:“相父既有此意,朕敢不从命。”
这段原文描述了诸葛亮在白帝城向刘禅托孤的情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保护蜀汉国家的稳定,自愿承担起托孤的重任,请求刘禅赐予他专征之权,表明他愿意为蜀汉国家效力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