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介绍,成都杜甫草堂介绍100字

7 0 2024-08-15
成都杜甫草堂有什么历史价值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历史痕迹总是令人向往,名人故居总能吸引大众瞻仰。作为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留寓的故居,杜甫草堂是人们勉怀、纪念这位爱国诗……

成都杜甫草堂有什么历史价值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历史痕迹总是令人向往,名人故居总能吸引大众瞻仰。作为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留寓的故居,杜甫草堂是人们勉怀、纪念这位爱国诗人的重要场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了诗人浓浓的家国情怀。成都杜甫草堂是国内保存最好,馆藏最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内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自唐代以来,历经千年沧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还可了解唐代历史,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生平事迹,这些都是成都杜甫草堂存在的历史价值。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漂泊于西南一带,因为喜爱成都温暖安宁的环境,就在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结草庐而居。在这里居住的短短四年,是杜甫一生中难得安定而又闲适的阶段,他在这里写下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流传千古的著名篇章。他在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提到的“草堂”,便是他在成都的居所,后人称之为“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介绍,成都杜甫草堂介绍1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杜甫草堂已经是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去成都的人们都会去杜甫草堂盘桓流连,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千多年前,杜甫在成都居住的时候,草堂只是一座农舍,仅有几间简陋的茅屋,供杜甫一家人勉强容身。杜甫离开成都之后,这几座普通的茅屋也荡然无存。五代时期,诗人韦庄寻访到草堂遗址,便在原地重建茅屋,恢复了杜甫草堂的原貌。随着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断提升,草堂也得到了文人墨客和地方***的关注。

宋、元、明、清历代都对草堂有所增修,并且修建了一系列纪念性建筑。今天的杜甫草堂古朴典雅,占地广阔,由简陋的草堂演变成为了诗人旧居兼纪念祠堂的园林式博物馆。 杜甫草堂整体上是一座对称式园林。一方面,杜甫草堂的建筑布局有四川民间田园风光的特征。草堂以山水树木为主要内容,建筑物点缀其间。其中大廨(杜甫办公的官署)、诗史堂、工部祠这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修建在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则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结合自然地势和山池花木,错落有致地排布在园林当中。磨房、茅屋、柴门等建筑,还从川西民居中提取了若干元素,突出了浓郁的乡土团园风情。另一方面,为了强调草堂的纪念性功能,杜甫草堂非常注重庄严肃穆的建筑效果。除了用中轴线突显出一种庄重的格局效果外,供奉杜甫塑像的主殿工部祠与它两侧的两座建筑水竹居恰受航轩形成了严谨的“品”字形结构,呈现出庄重、严整的风格,形成了纪念性园林肃穆的氛围。

今天的杜甫草堂基本上保持着清代嘉庆时期的格局,现在的杜甫草堂,无论从建筑意义还是文化意义上看,都不仅仅是一座草堂了。

成都杜甫草堂介绍,成都杜甫草堂介绍1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我的问答!

成都杜甫草堂的魅力在哪里?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成都有一块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圣地,它的名字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作为成都最具诗歌气息和历史文化的城市名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海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

杜甫草堂为成都著名历史文化景点,位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于成都时的故居。

成都杜甫草堂介绍,成都杜甫草堂介绍1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杜甫草堂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堂内建筑典雅,亭台楼阁错落精致,小桥流水,竹树成荫。茅屋景致别具一格,其间绿树溪流环绕,竹篱柴扉,菜圃青翠,一派浓浓的田园景象。游人置身于此,仿佛置身于古代,仿佛能看见诗人杜甫一家人当时在这里恬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令人浮想联翩。

除了典雅清秀的园林区,还有文化气息浓郁的文物景点区,内藏史书三万余册,文物两千多件。包括历代杜诗精刻本,手抄本,铅印本等等。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一座宏伟的史诗殿堂,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日江风半入云。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如果你也是位杜迷,一定要去杜甫草堂。

对于真正喜欢诗词的人而言,相当于儒生眼里的孔祠,相当于僧人眼中的那一颗菩提树。相当于道教人士眼里的函谷关,相当于***,犹大,******眼中的圣城耶路撒冷。

诗家圣地,浣花草堂!

一个只用平仄和格律就让无数后代文人顶礼膜拜的老人,当年就在这坐破落的草堂中实现了诗歌的集大成。而这个“集大成”在杜甫身上是代词,在别人身上仅仅是过誉的形容词。

杜甫就是在这个草堂中,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唐诗的巅峰,并且成圣。

如果圣人有悟道的传说,那么草堂就是杜甫成圣之地。

十分唐诗,杜甫一人便可独占七分。而这七分大多都与这草堂息息相关。

没有体会到杜诗之美的人,绝不会了解杜诗的力量有多么恐怖,绝不会知道杜诗的魅力有多么动人,绝不会知道杜诗的美好有多么绝伦。而这些杜诗基本上都是在草堂期间完成的!

草堂不是某个地方的名字,而是唐诗的名字!

从唐之后,越是大诗人大词人越了解杜诗的庞大渊博和深不可测,太多太多的典故都是从草堂开始。而草堂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典故。

在草堂之后的每一首诗,都几乎压得后人喘不过气来。从此之后的所有岁月,或许有人质疑杜甫,但绝无一人否定杜诗。每一个技巧,每一套组合,每一种结构,每一处典故,甚至每一个字句都会被后代诗人词人巧妙地化在自己的诗里。当年小可读稼轩词,看到“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马上心里就软了一下,这不正是杜诗“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的呆痴之气么?像这样的例子太多,某一个人在诗词里的痴总会和草堂里另一个人的痴融在一起。

从根本上来讲,杜甫草堂是一个文化符号,而不是简单的景观。杜甫一生跌宕起伏,漂泊无定,最后在船上去世。而杜甫在草堂期间是比较安定的时候,虽然破了点,“草”堂嘛,但也是安定的住所,不是漂泊的状态。所以说,杜甫草堂代表着一种精神力量,即:坚韧不拔,虽处贫寒,却也能“兼济天下”。

名人效应。在唐朝,李白是仙,杜甫是圣。杜甫是中国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荒淫奢靡的腐朽生活。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诗大多反应广大贫苦大众的生活。从许多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同情老百姓。而又无可奈何之举。这在当时封建社会统治的皇权政治下是难能可贵的。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诗人忧国忧民,揭露朝庭黑暗,同情百姓。但揭露最深刻的还是杜甫。一干多年来人民爱戴敬仰这位伟大诗人,每年都有大量国内外游客到成都杜甫草堂去看看。所以他有魅力。

杜甫草堂是什么意思?

草堂大门匾额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杜甫当年来到成都时,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自己建立了杜甫草堂,由于当时贫穷,他还写了不少诗来向当地的社会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树木,自己亲手栽培,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块宝地,便依溪建。